2025-07-19 21:47:31 作者:李季 来源:教务处 浏览数:0
为积极响应教育部 “双千计划” 号召,扎实推动微专业高质量建设工作,我们近日成功开展 “微专业申报与建设” 主题培训活动。本次培训由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于小艳担任主讲人,全校教师踊跃参与。
培训中,于小艳首先对微专业理念进行了系统解读,详细阐释了微专业的核心含义、突出特点,以及与传统专业之间的区别与内在联系。她明确指出,微专业以就业岗位需求和市场发展导向为核心,依托现代数智技术构建而成,具有 “小而精”“灵活交叉” 等显著特征,与传统专业形成差异互补的关系,共同实现协同育人目标。随后,她深入分析了微专业发展的时代背景与演进历程,强调就业市场的供需矛盾、产业技术的快速迭代、相关政策的持续驱动、学习者的多元化需求以及产教融合的不断深化等多重因素,共同构成了微专业建设与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在微专业建设实践层面,于小艳着重强调需精准定位方向,紧密对接新兴产业发展与社会热点需求,大力强化学科交叉融合。微专业建设可分为急需紧缺型、应用技能型、交叉复合型三类推进;在建设模式上,可通过师资整合、校企深度合作、特色课程开发、实践基地建设等多种途径开展。
关于微专业申报工作,她建议要扎实做好前期调研评估,严格按照规范流程推进申报工作。同时,她还分享了厦门大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等高校的成功建设案例,为我们微专业建设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借鉴经验。
此次培训活动为我们微专业的申报与建设工作明确了方向、理清了思路,将有效助力我们打造特色鲜明的微专业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