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17 07:31:51 作者:张震 来源:经济与管理学院 浏览数:0
为进一步提升应用心理学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推动教学内容与方法的创新,4月15日,经济与管理学院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室在6号教学楼213教室开展了主题为“精研细磨促提升,聚力前行育新机”的磨课活动。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于小艳及各教研室教师参加此次活动。
聚焦课堂,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室4位青年教师分别展示了各自课程的特色内容。首先,张震老师以《社会心理学》课程中“人际吸引”这一核心主题为切入点,综合运用案例剖析与小组研讨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引领学生深入探究人际吸引力的多元影响因素;随后,宫雨晴老师围绕《发展心理学》中的“婴儿的依恋”这一章节展开授课,借助鲜活视频影像资料与互动式问题讨论,生动再现了婴儿依恋关系的形成机制及其对个体人格发展的深远影响;紧接着,崔泉月老师针对《认知心理学》课程中“感觉记忆”的抽象理论,通过具体案例解析与课堂互动环节设计,将学术概念转化为通俗易懂的教学内容;最后,盖泳成老师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课程中的“活动设计与优化”模块为重点,结合真实教学案例,系统阐述了如何依据学生心理特征设计高效课堂活动的实施路径。
在每位教师完成授课环节后,学院副院长于小艳及各教研室教师从教学内容的深度与广度、课堂设计的科学性与创新性、PPT制作的质量与呈现效果等多个维度,对授课表现进行了全面且细致的点评,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
活动现场,大家积极讨论,聚焦课堂教学的关键问题,提出了实施性较强的建议与意见。
学无止境,教无止境,研无止境。此次磨课教研活动不仅是教师们的教学水平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展现,更是一次难忘的学习体验。未来,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室将持续推进“一课多磨”“跨学科共研”等机制,助力应用心理学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