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与管理学院—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本科)

    2025-04-22 09:39:22           浏览数:0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掌握管理学、经济学、信息与数据科学等基本理论,熟练掌握大数据采集、存储、处理与分析、传输和应用技术,能够运用大数据思维和方法识别、分析管理问题,并能通过数据分析支持组织的管理决策,能够在政府、企事业单位从事大数据管理、应用、分析和研究等工作的品德高尚,身心健康,基础扎实,实践能力、适应能力、创新能力强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

  专业培养基本要求

  要求1:具有较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知识,扎实的数学、计算机、英语基础知识;

  要求2:掌握管理学、经济学、数据科学基础、数据理论与智能计算、大数据分析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要求3: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沟通能力、组织协调与管理能力、抗压能力、终身学习和持续创新能力等;

  要求4:掌握大数据采集、分析、可视化、管理和综合应用等方面的方法、技术与工具;掌握利用Python进行数据分析的方法和相关技术;

  要求5:了解本学科的相关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掌握金融、商务、政府等领域进行数据获取、分析、应用的有关方法和技术;

  要求6:具备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强烈的爱国敬业精神,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

  要求7:熟悉国内外与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相关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坚持职业操守和道德规范;

  要求8: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具备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务实的工作作风,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主干学科

  管理科学与工程

  四、核心课程

  管理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统计学、管理运筹学、Python程序设计、数据分析与可视化、数据库系统原理、数据采集与预处理、数据挖掘

      五、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Python语言基础、经济学教学实习、金融大数据分析与可视化、营销数据分析与可视化、财务数据分析与可视化、公共治理数据分析与可视化、人力资源数据分析与可视化、电商数据分析与可视化、大数据管理与应用综合实训、企业运营仿真综合实训

       六、主要专业实验

  程序设计基础(C)实验(课内)、统计学实验(课内)、Python程序设计实验(课内)、数据库系统原理实验(课内)等

      七、修业年限

  基本学制:四年

  最长学习年限:八年

       八、授予学位

  管理学学士

       九、专业特色

  本专业强调大数据技术体系中的“数据采集-数据管理-数据挖掘-价值提炼”的全过程培养理念,以“强化通识基础、突出特色应用”为核心,人才培养方案的主线是“大数据分析+信息技术+经济与管理应用”,开设特色应用——“大数据+商务”,聚焦特色领域。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强调以解决经济管理中的实际问题为导向,以信息管理、电子商务、金融学、投资学、市场营销等为学科背景,深度融合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信息技术,通过数据分析和管理优化,为政府与企事业单位提供商务分析和管理决策的服务能力。

       十、就业前景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就业前景广阔,数据分析人才较为短缺。学生毕业后可以在政府部门、电商公司、互联网公司、金融机构、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从事大数据管理、应用、分析和研究等工作。对应的工作岗位主要是数据分析师,学生能够进行数据采集、处理、分析和展示等工作;可以承担运营工程师岗位,能够进行用户需求分析、大数据平台工具的运营维护、售前咨询和售后服务;还可以承担要求比较高的挖掘工程师岗位,进行数据挖掘、建模、预测和决策支持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