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2.2015 00:00:00 来源:人文艺术系 浏览数:0
悬浮在空气中的大量污染物阻碍了光线的传递,从空中望去,北京城像是个蒙着一层黄光的蒸笼。当能见度低于800米时,跑道灯亦失去应有之效,面对漆黑地面,有30多年飞行经验的飞行员陈戈先生只得发出复飞指令,加大油门将载员177人的“空中客车”A321重新拉起,在附近城市寻找气象条件更好的机场降落。在最近几年里,他已经这么干了至少3次,同期首都机场因雾霾延误、取消或转场的航班至少有1682架次。说句实话,此处已是一个相当危险的降落之地,让陈先生这样的老飞行员在冬季少飞几趟北京,甚至成了他所在航空公司的隐形福利。
10月28日这次重雾霾天气,北京至少有31条路段陷入瘫痪,路面能见度最好时也不超过2公里,最差时只有200米。这晚9点,一位悲伤的司机先生将电话打进北京交通广播电台的演播厅,称自己快哭了,因为雾太大看不清红绿灯,连闯了四五个,这该咋办?主持人安慰他:“没事,雾大,照不清你的车牌号。”但调节紧张气氛的玩笑,总会被短信平台上蜂拥而来的事故播报打断。在2个小时里,这样的情景至少发生了18次。拥堵状况一直到晚上9点多钟才有所好转,可别高兴得太早,这一天,市政当局首次启动了空气污染蓝色预警,这意味着第二天的雾霾与拥堵会同样严重。
位于北京丰台区的城市照明监控指挥中心,工作人员要在雾霾天里控制城六区的241124盏路灯。今年1月到10月,路灯提前开启了149次,延后关闭了132次,一共为这座深陷黑暗的城市多带来了近66小时的光亮。11月2日是他们最近一次因为雾霾而延迟关灯,早上6点12分,市区多处路段能见度仍不足百米,值班人员时春才先后发布了两次延迟口令,原本应于此时熄灭的路灯多亮了20分钟。
密实的悬浮颗粒对于光线来说就像堵墙。能见度下降到3米时,这座城市里的超过46.4万个可以横向旋转360度和竖向移动180度的摄像头全成了瞎子——在一堵“墙”跟前再怎么转都是徒劳。如果有恐怖分子趁雾霾天发动袭击怎么办?中国政府要求一个军事团队和一个民间团队在4年内找到解决办法,由于众多技术难题,接手学者纷纷表示压力巨大,结果如何,或许只有老天知晓。